朱祖德:潜心科研辟溪径 投身教育晚归家

发布时间:2019-11-22

办公桌上的文件一堆一堆码得整整齐齐,他坐在电脑前,手指如飞,鼠标、键盘的声音此起彼伏。这是朱祖德教授日常的工作状态,严肃认真,从容淡定。他经手的事务都井井有条,一丝不紊。学生有任何问题,他都能及时回复,耐心解答,让人如沐春风。

  在朱教授看来,“公事大于天”是语科院人科研精神的体现;集体荣誉感是科研团队必备的素质;着眼于学科建设,带领团队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是他们辛勤付出的意义所在。

上网1

硕果累累务实开拓求真知

  纵观全球,卒中后认知障碍、痴呆等认知障碍疾病发病率很高,但一直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朱祖德教授与合作团队分析,药物临床试验所选用的动物是没有语言的,其退行性病变不仅仅是生理退化的反映,也是认知退化的反映,因而从语言认知入手开展干预是一条不同于药物干预的新路。他由此提出了基于语言神经网络可塑性的干预方案。

  运用这一原理,朱教授牵头研发了“六六脑·科学健脑” 平台,开展难度自适应的计算机化认知训练系统。这一系统目前已应用于包括国内最顶尖医院在内的400多家医院,积累了四百多万用户数据。

大量的实验数据表明,这一系统显著提升了认知障碍患者的康复水平。MoCA(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是用于筛查整体认知水平的通用量表。该测试的总分是30分,临床上有认知障碍的分界线是26分。朱教授将这一认知训练系统应用于对认知障碍病人的临床测试上,最初实验组病人测试时只有20分,经过七周的认知系统干预之后便提升到了25分的水平。

  朱教授等研究人员对这一系统的开发与研究,给患有卒中后认知障碍、痴呆等认知障碍疾病的人群以治愈的希望,因此这一成果获得了2017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除此之外,同年朱教授还获得了2017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奖二等奖,2018年还获得了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二)。诸多奖项不仅是国家对朱教授教研工作的认可,更是对朱教授十年从教生活的鼓励和嘉奖。

  但面对这诸多奖项,朱教授却没有居高自傲。他说:“要认识到是因为做的工作而被授予的奖项,所以应该正本清源,把工作放在第一位,这样你就可以平和地看待各种奖励。即使没有获奖,但是仍可以做很多的工作,可以引领这个学科的发展,可以带领团队给社会服务,那就是很好的。”

上网2

博学多思启发引导促成长

  十多年前,在华南师范大学美丽的校园里常能看到一个身影,他穿梭在教学楼之间,停留在不同的选修课教室里,无论是逻辑学课还是哲学课这些看似枯燥的课程却让朱教授受益匪浅。

  落座片刻,这些专业领域外的知识便进入朱教授的心间,在今后的科研道路上,他把哲学作为自己思考的动能,他用方法论指导自己的实践工作,用逻辑学推导科研工作中难题的解决方法。

从事多年教育和科研工作以来,朱教授感慨学习和钻研就像一颗大树,当钻研某一学科的时候,知识就像大树成长的枝桠,钻研得越深枝桠就越细,这时一阵风吹来就有可能被“刮断”。这个时候就需要更多的“树枝”支撑我们对该学科的研究。

  因此朱教授总是跟自己的学生强调在学习一个领域的同时也要兼顾多个领域的共同发展,除了专业知识,选修课的学习和课外知识的学习都有可能成为开启另一领域研究发展的“钥匙”。

  《学记》中有言:“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朱教授将这一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课堂教学中,他总是能将一个难以理解的问题通过用浅显的比喻让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同时更加深对其的记忆。

在他的《语言实验设计》课中,为了更好地训练文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要求学生通过亲历亲为重复经典和前沿的实验,验证知识发生过程和机理,培养学生质疑批判能力。“这样不仅能让学生知道知识产生的过程,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我想教给学生的不只是知识,更希望能通过我的教学去点燃他们心中的求知的‘火苗’。”

  让朱教授养成启发式教学的不仅是多年的教学经历,更是出国开阔眼界的结果。

  从研究生开始朱教授便在导师的支持下多次出国做学术交流,后来更是留学荷兰和美国,学成归来,他借鉴在国外见识到的教育理念内化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教育机制。

  “我每周都尽可能和学生一起开课题讨论会。”在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一楼的113讨论室里,每周一总是会响起学生和老师热情讨论的声音。在课题会上朱教授常鼓励大家公开讨论、自由讨论。学生们总会养成一个通病,就是不愿意提问题,总是觉得提问题丢面子。“我时常鼓励他们问问题,我认为没有愚蠢的问题,只有愚蠢的回答。”

  除了固定的讨论会外,朱教授还会每周约谈学生。他指导的研究生一年五个,三年下来有十几个学生。朱教授却能在忙碌的科研、教学工作之余还抽空每周约见半数学生,一次约谈大概半小时,周一到周五总是连轴转,为的就是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针对不同的问题做更深度的探讨。“通过这种方式我跟学生就形成了一个相对固定的交流学习的机制,我希望用这种不断的引导让他们学得更有成效。”

上网3

忙里偷闲公私兼顾总关情

  在朱教授办公桌下的一角,用塑料透明小桶装着一堆橘色的乒乓球,桶盖上面已经落上一层薄薄的灰,旁边的旧纸箱里还有羽毛球拍和一桶完整的羽毛球。问及这些器材朱教授说到,以前偶尔会接孩子下课后便在办公室里玩乒乓球放松一下,随着自己越来越忙,陪伴孩子的时间也变少了。

  “有时候外出开会,其实可以顺便呆两天,在外面走一走看一看。但我都是开完会便匆忙走了,我只想着要尽快回家多陪陪家人。”朱教授坦言,因为缺少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繁忙的事务也让朱教授养成了一个习惯——无论是外出开会还是外出学习,他总会在事情一结束就尽快回家,尽可能多挤出一些与家人的相处时间。

  十一期间,由于忙于准备一个申报材料,朱教授只好自己留在学校,让家里人出去玩。“他们去旅游后,我就可以安心地晚一些再回家。”朱教授笑着说。

朱教授说:“公事大于天,是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的一个做事风格。”不仅是自己,他也乐于看到学生们展现出的集体荣誉感。

  新学期的一次开班见面会,一位新同学提前借好了课室,开好了门。“我乐于看到学生们能够自觉帮助集体。”这样一个自觉去服务同学们的小举动让朱教授欣慰不已。

杨航,现在是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一年级播音班副班主任,也是语科院的硕士毕业生。

  “认真、务实、高效、优秀”是杨航作为同事对于朱教授的评价。“在多个晚上凌晨时刻,我透过朱老师办公室的窗户,看到很多学生还在围着朱老师讨论论文或实验。”杨航说,“前几天开会,已经连续熬了多个晚上的朱老师还在坚持,这种精神令我钦佩。”

  课堂之外,朱教授坦言,自己平时很喜欢运动,并且一直在与学生做朋友。闲暇时间里,他常常会邀请自己的学生一起踢球。学生们口中的朱老师,也常常是他们生活中的“球友”。

  “学生们经常和朱老师踢足球、打羽毛球,这些都是他的强项。”杨航说,最近朱老师因为繁忙的事务,运动确实少了很多,最近在他担任班主任的“语言学+人工智能”实验班有多个学生对球类运动有兴趣,朱教授正准备召集大家定期运动。

  “首先要有开放的心态,你才能认识人与人的不同。如果没有开放的心态,你很难做到创新和自由。其次,知识是需要探索的,你要尝试去创新,尝试去探索,保持一颗好奇心。”这是朱祖德教授对师大学子们的期望,一如杯中茶叶舒展,张开怀抱投入,散发香气入心。


CopyRight © 2019 江苏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
Email:jsnuztjy@jsnu.edu.cn Tel:83403128(3128)